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突破4亿 描绘健康生活新图景
春日暖阳,惠风和畅,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的木栈道上跃动着市民登山赏花的身影。年轻父母牵着孩童拾级而上,欢快地穿梭于盛放的山桃花间。人们时而驻足远眺定都阁的轮廓,时而举起手机定格漫山粉霞。山风偶尔裹挟着零星花瓣掠过,6公里的环线徒步将城市喧嚣尽数抛入烂漫花海。数据显示,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当下已突破4亿,绿水青山间翻涌着运动激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从东北雪原到南海之滨,从西南峡谷到江南水乡,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正为体育产业注入新动能,为经济发展开辟新赛道,更以全民参与的形式绘就健康中国的生动画卷。
因地制宜激活区域经济
随着各地推动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政策的不断完善,原本安静的山川林溪正成为全民共享的运动场。《指导意见》提出,合理利用优质户外运动资源,鼓励雪季长、雪质优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重点发展冰雪运动项目;鼓励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综合发展桨板、船艇、潜水、低空、骑行等运动项目;鼓励西北、西南地区特色发展山地越野、攀岩、自驾、溯溪、漂流等运动项目。
今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再度在国内掀起了冰雪热潮,冰雪运动在东北黑土地上焕发勃勃生机。雪白如练的滑雪赛道上,专业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与游客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这个雪季我总共带了127个学员,最年长的学员有68岁,现在他已经能流畅换刃了。”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滑雪教练王海波掏出手机展示着相册里的照片,2019年雪季初级道上空空荡荡,而2024年春节期间已经人流如织,上山的缆车站需要排队,两个时间点形成鲜明对照。
数据更直观体现了王海波的感受: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春节期间接待9.81万游客,实现5522.8万元营收。而在不远的哈尔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春节黄金周创下17.39万人次的接待纪录,同比增长超四成。
湘西大山深处,中国・十八洞山地越野挑战赛的枪声划破晨雾。长跑健儿在十八洞村蜿蜒的赛道上你追我赶、健步如飞,与如画的美景交相辉映。
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来自15个省份的千余名健儿。采访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花垣县委书记廖良辉告诉记者,近年来,花垣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推进运动与自然融合,形成以赛促旅、体旅共进的新业态。
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如何让“沉睡”的山动起来、水转起来?环浙步道给出了答案。如银线串珠,环浙步道将散落全省的山地古道、景区游步道、骑行绿道、健身步道以及林道等资源编织成网,推动户外运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浙江遂昌县境内,7条网红越野线路带动沿线村庄集体致富,农家乐的袅袅炊烟与越野跑者的脚步声交织成曲。每年进山的自驾车辆数以万计,带动沿线村落住宿、餐饮、农特产品销售额达数千万元。
“依托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地理特征,科学规划户外运动项目的布局,并推动资源的精准转化与利用,是提升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思路。这一布局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的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雪莉表示。
产业融合释放澎湃动能
跑完京西古道越野赛后,长跑爱好者黄漫溪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完赛照片。照片上,她身穿专业的健身服装,手腕上佩戴智能手表,脚踏碳纤维越野跑鞋。如今,这些运动“黑科技”已经成为很多跑者的运动标配。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户外运动发展的政策文件,成为推动我国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的“增效器”。户外运动以跨界融合之势,构建起“运动+”的万亿级生态体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显示,2025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喜洲古镇、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大理的一个个地标从参加大理环洱海自行车赛选手们旁边掠过。“运动+文旅选手”正在创造独特价值。诸多赛事的举办,全面助推了云南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以体育企业和户外运动资源点为例,截至2024年年底,云南省体育企业已有约13000家,比2022年增加了6000多家。省内已有近5000个户外运动资源点。云南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未来将打造大理州“四季户外运动之城”、丽江市“高原户外运动之都”、怒江州“峡谷户外运动天堂”、迪庆州“世界徒步圣地”四大名片,培育户外运动多元主体,丰富户外运动产品供给,深化户外运动产业融合发展,激活户外运动消费潜力。
“户外运动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活力释放与消费升级,促进了消费场景创新与产业融合,加强了区域协同与品牌效应。”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猛举例说,目前,重庆已构建“春夏秋冬”四季户外运动体系,2024年举办2400余场赛事,覆盖登山、漂流、马拉松等26个项目,吸引超百万人次参与。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推动川渝协同发展,累计开展4届体育旅游消费季,带动450余家企业参展,间接消费超亿元。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重庆正将户外运动转化为经济增长的“矢量”,实现“赛事引流—消费扩容—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户外运动产业的繁荣,带来的是户外运动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户外运动装备需求显著提升。《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中国户外装备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675亿元增至2023年的872亿元。在户外运动经营主体方面,截至2024年9月,我国共有17.7万余家户外相关企业。其中,2024年1至9月,新增注册户外相关企业达4.2万余家,比2023年同期增长近50%。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参与群体的文化认同。近日发布的《2024户外运动线上消费发展报告》显示,中青年是户外运动消费的主力军,20岁至44岁的中青年占比超90%。除了健身场景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日常通勤场景中穿着户外服饰,冲锋衣、瑜伽裤、徒步鞋成为人们的“真香”选择,户外装备成为消费市场的“爆款单品”。
户外运动,这个曾经的小众领域,正成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全民健身尽享运动乐趣
在全民健身战略的推动下,城市空间的边边角角正转化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户外运动正从“小众爱好”升级为“全民选择”。“以前说到专业的户外运动,很多人都感觉离自己很远。但最近一两年,我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开始接触户外,平时以骑行替代打车,周末短途出行,而不是窝在家里。”北京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米娅告诉记者,这个春天,她打算去京郊徒步,已经查到了好几条“宝藏路线”。
户外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仍有不少户外爱好者感到不满足。社交媒体上,一些网友说到桨板、潜水等网红户外项目只在短视频里见过,想去体验一下,需要去到很远的地方。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也在采访中表示:“在城市,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新载体仍然不足,周边自然资源户外运动和休闲的开放力度还不够。在乡村,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的户外运动场地还不够丰富,公共服务中心和配套设施较为缺乏。”
对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审计与质量管理处处长韦军建议不断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把健身硬件建设适当下沉到西部和农村地区,深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对社会开放,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天津市政协委员、市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茜在调研后表示,希望助力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健身环境,让广大市民能在“15分钟健身圈”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场所。
与此同时,面对户外运动爱好者高涨的热情,安全问题也被广泛提及。近年来,户外运动爱好者迷路、溺水、受伤的新闻屡次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社会关注与讨论。如何为户外运动系牢“安全带”?完善户外运动安全体系仍需多方协同发力。
刘猛建议,首先,应建立“科技+制度”双保险。推动山地、水域等场景分级管理,强制性部署智能预警设备,实时推送滑坡、暴雨等风险信息,从源头减少隐患。其次,构建“网格化救援+全民响应”体系。按10公里半径布局救援站点,联动消防、医疗和民间救援队;同时推广“安全积分”制度,对参与者开展线上培训,推广户外运动App,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再次,压实“政企社”协同责任。建立户外企业安全信用档案,将违规行为纳入黑名单;鼓励社区、学校开展安全实训,形成全社会风险共治格局。
当晨曦照亮金山湖的岩壁,当夕阳染红洱海的浪花,亿万中国人正在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壮美山河。这场由户外运动引领的生活方式变革,不仅锻造着国民体魄,更激活着地域经济,重构着城乡空间。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一个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运动生态正在形成。(记者 黄小异)



-
露天电影离我们远去了吗?|南方深读
广州从化赤草村篮球场,一个春日的夜晚,一场露天电影即将放映。孩子们三三两两地一边做游戏、一边在球场等待,放映员调试着装备和灯光,很快做好准备工作。赤草村篮球场上,小朋友在观看露天电影。 曾经,农村娱乐方式相对匮乏,放映露天电影对村民来说就像一场节日庆典。可以想象,那时大家聚在一块银幕下,带着小板凳, -
供需对接助服装产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孙铭阳)近日,全省纺织服装产业供需对接会在哈尔滨举办,旨在构筑服装产业特色化优势,推动我省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合作。会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组织,省直13个部门30余家服装产业对接单位、6家省内知名服装企业参会。对接会上,以黑龙江三特纺织服装产业(集团)有限公 -
产融协同,融资租赁赋能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跑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3日讯(记者 邱嘉熙)近日,融资租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进园区”产融交流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场)在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火热举办。活动汇聚政府部门、学术专家、金融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150余人,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圆桌对话及项目路演,探索产融协同创新路径 -
衡阳师范学院:春日“职”达号启航
学生咨询现场。毕业生手持简历穿梭各个招聘展位。红网时刻新闻3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嫣妍 朱雅洁 覃雅君 摄影 谷琳娜)3月22日,衡阳师范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暨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在东校区校友广场隆重举行。上午9时,随着供需见面会正式启幕,260余家企业展位 -
春来候鸟归!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成“候鸟天堂”
央广网兰州3月25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乔洁 郭海霞)春风轻拂,绿意萌动。近日,在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候鸟或振翅翱翔、或悠然觅食、或在水面上轻盈游动,与碧蓝清透的水库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成群的候鸟在甜水堡水库振翅翱翔(央广网发 乔洁 摄)2023年8月,盐环定扬 -
德方纳米参与制订,首项补锂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国家标准公告,由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及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当升科技、万润新能、邦普循环、厦钨新能、赣锋锂业、长远锂科、福安青美、巴斯夫杉杉等锂电 -
最近爆火的“水泥”,原来是潮汕人最爱吃的“土”,网友:加上姜葱蒜,我能吃一大坨
“煲仔饭”“人头饭”“油炸鬼”……相信不少外地人在来广东之前听到这些食物的名词都会瑟瑟发抖有人调侃“四条腿的除了桌子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一种看似“水泥”的美食竟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味觉符号?揭阳涂虾正是这样一道独特美味放上葱姜蒜,爆炒“痞老板”涂虾非虾,而是原产于榕江的 -
迪庆州2名干部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迪庆州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迪庆州委批准,迪庆州纪委监委对迪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唐仕鹏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唐仕鹏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大肆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赔偿协议签订、 -
成都天府五街“有味道”?城管回应:管网大量异物堆积致污水外溢丨云求助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今天的天府五街有点臭。”3月24日上午,网友在社交平台发了一篇“有味道”的帖子,照片中,成都天府五街与天府大道交叉口满地污水,不少网友评论“路过时闻到了臭味”。情况真的如此吗?污水从哪里来的?25日,接到多名网友咨询求助的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3月24日上午天府五街与天府大 -
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自研大模型还有必要吗?
文|江瀚视野最近这一段时间,无论是谁都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这就是DeepSeek彻底火遍了全网,这个国产大模型所带来的冲击一点都不比当时ChatGpt推出的时候差,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似乎如果不接入就直接“Out”了,但是面对着DeepSeek的席卷之势,让人不禁想问自研大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