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脚下那些碉楼的来历
香山脚下,今天的北京植物园里,可以看到一些石砌的碉楼。这些碉楼是做什么用的、又是什么人建造的呢?
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居住在四川西部大金川的番人土司莎罗奔作乱,清朝派兵前往征讨。当地番民利用石砌的碉楼与清军对抗,清军一筹莫展。这些碉楼用石块砌成,四四方方,高可达十数丈,四面有窗,可居高临下箭射来犯者。而来犯者却只能在下面远远观望,近前不得。
听到前方作战不利的消息,乾隆皇帝很伤脑筋。他翻阅史料,发现清朝初年八旗兵很善于蹑云梯攀城墙与敌人肉搏,为什么现在就不行了?乾隆帝命于香山脚下仿照金川碉楼也砌了一座,选拔身手矫健士兵练习登攀。不到一个月,“得精其技者二千人”,随大学士傅恒前往金川效力。然而,没等这些云梯兵到达金川,莎罗奔就投降了。
虽然没有用上这些云梯兵,但乾隆皇帝认为,“已习之技不可废”。于是,“合成功之旅立为键锐云梯营”——这是乾隆十四年(1749)夏天的事情。
在建造键锐营驻地营房的同时,乾隆下令仿照金川地貌,依山建碉。正黄旗、正白旗、镶黄旗各建九座,其余五旗各建七座,加上八旗印房四角各一座,总共六十七座。也就是说,除了一座碉楼是乾隆十三年建的,余下六十六座均建于乾隆十四年。建造这些碉楼,不仅为了纪念金川之役的胜利,更主要的是为了练兵。十年之后,键锐云梯营在平定准噶尔回部叛乱和第二次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后话。
那么,建造这些碉楼的是什么人呢?是从金川俘虏来的番民。乾隆皇帝在他的《番筑碉》诗中说:“俘来丑虏习故业,邛笼令筑拔地高。昔也御我护其命,今也归我效其劳”。乾隆称这些番民是“丑虏”,形容他们椎髻环耳,肤色黝黑,嗜酒食肉。俘虏中还有不少妇女,“其妇工作胜丈夫”,可见是跟着丈夫一起被虏来的。
番人,就是藏族人,被清朝人称为“土番”。《红楼梦》里贾宝玉胡闹,让芳官剃了头发扮成男妆。芳官说:“你就说我是小土番”。“土番”这个称谓,唐、宋、元、明,一直沿用,也作“吐蕃”或“西番”。《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本西羌属,盖百又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吐蕃的蕃字,字典注音为“拨”声,其实还是应该念“翻”声为是。据《旧唐书》所载,因为这个民族“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如此说,吐蕃原来是“秃番”的意思。
遥想当年,六十多座碉楼一起建造,所需人劳力至少要数千人,说明当时来京的藏民人数可观。笔者很想知道:当年那些藏民今何在?于是打电话请教一位老朋友——海淀文史学家严宽先生。严宽说:演武厅西,小营山上曾经有一个番子营。番子营的居民就是藏族人。
严宽说,民国年间,写《啼笑因缘》的张恨水来香山一带游玩,发现小营山上“番子营”的居民服饰、民风、生活习惯与当地居民迥然不同,于是写了一篇游记在报上发表。番子营遂引起新闻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不断有人来调查采访,追溯这些人的民族和来历。然而当时得出的结论是:番子营的居民是苗族人的后代。番子营的居民也说自己是苗族。直到“文革”前,民族学院的苗族学生还来这里联系同胞之谊。“文革”后,有一个名叫邓光辉的年轻人来小营采风,采集到番子营的居民中保留着一种古老的民歌,歌词无人能懂。年轻人用录音机录下了一首名叫《阿冻国》(音)的民歌,请懂苗族语言的专家来听,专家却听不懂,说:这不是苗族人的语言。
严宽先生说,这位年轻人找过他,也请他听这首歌的录音。严宽先生建议这位年轻人去请教一下懂藏语的人。果然,藏语专家听懂了,原来这是一首藏语歌,歌词大意是:“金川啊我美丽的家乡,我时刻怀念你……”这样一来,“苗族说”被推翻了,证明这些人其实是藏族人,也就是乾隆年间从大小金川掳来的那些番民。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民族学家也来作过调研,结论也说这些人是藏族。
严宽先生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晚报副刊登载过一篇介绍番子营的文章。找来北京晚报李凤祥先生编的《北京风物游览典故》一查,果然有一篇六百字左右的小文:《香山的藏寨》,作者方兴。文中说,番子营的居民来自金川,清军平息大小金川叛乱时抓回的无辜藏民,原有二千人,大部分被杀害,只留下189个能歌善舞的居住在香山,称“番子寨”。并说,这些人的后代一直过着被歧视受凌辱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获得新生。不过,这篇短文没有提到这些藏族同胞的先人与修造碉楼的关系。
严宽先生说,“番子营”的居民最初只有四十余户,清朝同光年间发展到三百户。后因生计艰难,村民纷纷出外谋生。1963年,留在番子营的33户居民,全部迁居到山下门头村,现在还能找到二百余人,姓氏有萨、郎、杨、龙、伊、阿、白、张等。笔者认为,这些藏民掳来后便成为旗人主子的奴隶,姓氏是随他们旗人主子的。
(此文最初写于十五年前。严宽先生已做古人,发此文以示纪念)
来源:北京号
作者:宗春启



-
露天电影离我们远去了吗?|南方深读
广州从化赤草村篮球场,一个春日的夜晚,一场露天电影即将放映。孩子们三三两两地一边做游戏、一边在球场等待,放映员调试着装备和灯光,很快做好准备工作。赤草村篮球场上,小朋友在观看露天电影。 曾经,农村娱乐方式相对匮乏,放映露天电影对村民来说就像一场节日庆典。可以想象,那时大家聚在一块银幕下,带着小板凳, -
供需对接助服装产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孙铭阳)近日,全省纺织服装产业供需对接会在哈尔滨举办,旨在构筑服装产业特色化优势,推动我省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合作。会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组织,省直13个部门30余家服装产业对接单位、6家省内知名服装企业参会。对接会上,以黑龙江三特纺织服装产业(集团)有限公 -
产融协同,融资租赁赋能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跑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3日讯(记者 邱嘉熙)近日,融资租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进园区”产融交流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场)在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火热举办。活动汇聚政府部门、学术专家、金融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150余人,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圆桌对话及项目路演,探索产融协同创新路径 -
衡阳师范学院:春日“职”达号启航
学生咨询现场。毕业生手持简历穿梭各个招聘展位。红网时刻新闻3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嫣妍 朱雅洁 覃雅君 摄影 谷琳娜)3月22日,衡阳师范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暨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在东校区校友广场隆重举行。上午9时,随着供需见面会正式启幕,260余家企业展位 -
春来候鸟归!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成“候鸟天堂”
央广网兰州3月25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乔洁 郭海霞)春风轻拂,绿意萌动。近日,在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候鸟或振翅翱翔、或悠然觅食、或在水面上轻盈游动,与碧蓝清透的水库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成群的候鸟在甜水堡水库振翅翱翔(央广网发 乔洁 摄)2023年8月,盐环定扬 -
德方纳米参与制订,首项补锂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国家标准公告,由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及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当升科技、万润新能、邦普循环、厦钨新能、赣锋锂业、长远锂科、福安青美、巴斯夫杉杉等锂电 -
最近爆火的“水泥”,原来是潮汕人最爱吃的“土”,网友:加上姜葱蒜,我能吃一大坨
“煲仔饭”“人头饭”“油炸鬼”……相信不少外地人在来广东之前听到这些食物的名词都会瑟瑟发抖有人调侃“四条腿的除了桌子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一种看似“水泥”的美食竟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味觉符号?揭阳涂虾正是这样一道独特美味放上葱姜蒜,爆炒“痞老板”涂虾非虾,而是原产于榕江的 -
迪庆州2名干部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迪庆州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迪庆州委批准,迪庆州纪委监委对迪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唐仕鹏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唐仕鹏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大肆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赔偿协议签订、 -
成都天府五街“有味道”?城管回应:管网大量异物堆积致污水外溢丨云求助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今天的天府五街有点臭。”3月24日上午,网友在社交平台发了一篇“有味道”的帖子,照片中,成都天府五街与天府大道交叉口满地污水,不少网友评论“路过时闻到了臭味”。情况真的如此吗?污水从哪里来的?25日,接到多名网友咨询求助的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3月24日上午天府五街与天府大 -
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自研大模型还有必要吗?
文|江瀚视野最近这一段时间,无论是谁都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这就是DeepSeek彻底火遍了全网,这个国产大模型所带来的冲击一点都不比当时ChatGpt推出的时候差,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似乎如果不接入就直接“Out”了,但是面对着DeepSeek的席卷之势,让人不禁想问自研大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