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片区“焕新”升级!新面孔新亮点剧透来了
项目名片
大礼堂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位于渝中区上清寺街道,东至人和街,南至巴蜀中学,西至三峡博物馆,北至人民路,总占地面积52.8万平方米。整个项目由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红球坝片区—枣子岚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张家花园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蒲草田片区十号线上盖及周边建设项目、人和街小学教辅用房建设工程、人民家园项目6个子项目构成。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导览图。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新重庆-重庆日报消息,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消息称,我市今年大力实施城市片区更新攻坚行动,提速打造中心城区15个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示范项目。预计本月内,渝中大礼堂片区、江北观音桥商圈片区等4个重点项目示范段将集中呈现。
位于重庆“母城”渝中半岛人文核心地带的大礼堂片区,如何通过城市微更新实现“焕新”升级的?
“大礼堂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主要围绕住房保障、品质生活、创新创业、完善配套四个维度发力,通过一揽子有机更新行动,改变片区特色风貌不足、配套设施欠缺、慢行空间交通便利差、停车设施稀缺、商业业态分散品质低端的状况。”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来的精心建设,目前这个提升项目形象初显。
传统风貌区上“新妆”
地下停车场已投用,将引入餐饮文创等业态
4月10日下午,春日阳光洒在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内。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上,三三两两的游客结伴而过,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树、青砖黛瓦的古朴小院,引得不少人驻足拍照。

4月9日,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游客在此合影。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马鞍山是我市29个传统风貌街区之一,与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相邻,完整保留了抗战时期和西南大区建设时期的风貌。”康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至2019年,渝中区对马鞍山风貌区的西区部分实施了改造、修缮“手术”,主要涉及沈钧儒旧居等文物建筑保护修缮、排危改造和环境整治,还原了片区“青砖黛瓦、绿树红墙”的历史文化风貌。
如今的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已是渝中区炙手可热的打卡地,创下单日接待游客超过5000人次的纪录。
当片区人气高涨的同时,狭窄街巷带来的停车难问题也困扰着周边居民和打卡者。
为此,渝中区启动马鞍山传统风貌区东区(简称“东区”)改造工程,将其作为西区项目的功能拓展和设施配套。其中,地下停车场项目于上月投用,广场收尾工作和绿化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地下停车库距离西区入口不到50米,地下共四层,可提供255个停车位,包括25个专门为电动车设计的充电车位,配备两部直升电梯,游客乘坐电梯就能直达东区。

4月9日,马鞍山传统风貌区东区配套的地下停车库。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除了修建停车场外,东区还新修了12栋建筑。其中,有两栋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楼,严格保留了当年的建筑风貌;其余建筑也采用特殊工艺,恢复了巴渝风格的传统风貌。一些建筑之间还设有连廊,形成内街立体交通组织。

4月9日,马鞍山传统风貌区东区。记者谢智强摄/视觉重庆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焕新”升级后,拥有一个全新的名字——马鞍山•堂里。这里历史感与现代气息交融,烟火气与时尚范并存。目前,西区引入了渝新欧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吸引链多多、云仓跨境物流、赛玛特等企业入驻。东区计划引入产业格调餐饮、产业基地、文创服务等业态,并将引入全国性知名品牌及个性化的独立商家或本地商家,与西区打通形成更具合力的商业综合体。

4月9日,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游客在此喝咖啡休憩。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未来,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将与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一道,形成‘三点一环’的旅游动线,打造重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人文会客厅。”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4月9日,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市民在此带娃玩耍。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老破小”变身“好房子”
片区1.5万居民乐享宜居品质生活新空间
旧貌换新颜的不仅是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大礼堂片区约1.5万居民也从城市更新中受益,乐享宜居品质生活新空间。
最近一段时间,红球坝社区和雅苑居民朱文碧特别喜欢下楼晒太阳,和邻居唠唠家常,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以前,我们楼下地面坑洼不平,几乎没有休闲座椅,老年人连歇脚的地方都没有。”朱文碧感慨:“是老旧小区改造,改变了大家的生活。”

4月9日,大礼堂片区红球坝社区和雅苑,居民行走在改造后的楼梯上。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和雅苑小区房屋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基础设施陈旧、配套功能不全、环境卫生较差、消防隐患突出。因为房屋建设年代久远,居民出于防盗和安全考虑,在自家屋子周围修了大大小小的“围墙”,不仅导致了片区休闲空间缺乏,居民出门也要绕不少“冤枉路”。
市设计院设计师黄遵庆介绍,红球坝片区—枣子岚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完善了消防设施、对易燃雨棚进行更新换代,增设了防盗网救援窗口,实施了雨污设施分流措施;考虑小区内部高差较大,且老年人口较多的情况,因地制宜打通围墙隔断、联通上下院坝,使得居民到人和街的时间从以前的十分钟缩短到两分钟;项目还以“一老一小”为出发点,“见缝插针”般实施适老适幼化改造“手术”,打造一些文化、生活场景。

4月9日,大礼堂片区红球坝社区和雅苑,居民在器械上锻炼。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和雅苑原先叫华福巷48号。看到小区变得漂亮后,许多居民觉得自己的家园应该有个好听的名字。于是,他们在小区群里讨论,想出和福人家、华福巷、巴蜀佳苑、佳和新福等称呼,最终大家决定将小区命名为和雅苑。”大溪沟街道办工作人员殷榆寒表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仅是翻新,更让分散的街坊整合成一个团体,形成一个大家庭。

4月9日,大礼堂片区红球坝社区和雅苑,居民在彩绘墙旁拍照。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在大礼堂片区,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让拥有数十年“楼龄”的“老破小”变身“好房子”,也让它们成为新市民和青年人生活的温馨家园。
比如,张家花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五栋楼提档升级,这些老建筑通过巧妙的设计,既保留了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也达到了“外旧内新”的效果。目前,五栋楼中已有两栋租赁给市设计院作为办公场地,其余3栋楼引进“CCB建融家园”服务品牌,打造城新雅寓·CCB建融家园,作为人才公寓对外出租,共有房屋168套。即便在平均租金高于周边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公寓仍是“一房难求”。
轨道站点上修“上盖”
游客服务中心、街心花园和停车场一应俱全
大礼堂片区是国内外游客来渝的打卡必选地之一。但因没有接待中心,不少市民和游客的游览感觉不够尽兴,多多少少有些遗憾。蒲草田片区十号线上盖及周边建设项目的实施,适时弥补了这个不足。
“十号线上盖地块原本设计的是公交枢纽,但因该地段地势窄、坡度陡,公交调头不便,后来改成了游客服务中心。” 市设计院设计师郑力维介绍,蒲草田片区十号线上盖及周边建设项目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可容纳5000多人;地上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平面布局形成了“Z”字型坡道。设计师通过各个高差的交错设计,在有限的街道空间内修建了有20多个停车位的地面停车场和一个精致的街心花园。目前,这个项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4月9日,大礼堂片区街心花园。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不仅如此,在距游客服务中心不远处的十号线大礼堂站上方,修建有人和街小学教学辅助用房。这是国内首例地铁顶板上盖教育类建筑项目,设有一个850座的报告厅、会议室和多间科研室,项目总面积达13400平方米。
记者在蒲草田片区街心花园还看到,与游客中心一街之隔的人民家园项目正实施房屋主体建设,力争今年底完工。该项目计划原拆原建两栋危旧房,配套商业网点、日间照料中心、微型消防站等,2500多户居民将迎来家门口的幸福新生活。
“大礼堂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建成后,将实现4个新:新形象、新功能、新流量、新机遇。通过塑造主客共享、全龄友好的山城街区,多元活力、宜居宜游的生活场景,文商旅融合的创新创业场景,打造重庆现代都市生活核心示范区的样板。”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大礼堂片区“焕新”升级!新面孔新亮点剧透来了→



-
露天电影离我们远去了吗?|南方深读
广州从化赤草村篮球场,一个春日的夜晚,一场露天电影即将放映。孩子们三三两两地一边做游戏、一边在球场等待,放映员调试着装备和灯光,很快做好准备工作。赤草村篮球场上,小朋友在观看露天电影。 曾经,农村娱乐方式相对匮乏,放映露天电影对村民来说就像一场节日庆典。可以想象,那时大家聚在一块银幕下,带着小板凳, -
供需对接助服装产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孙铭阳)近日,全省纺织服装产业供需对接会在哈尔滨举办,旨在构筑服装产业特色化优势,推动我省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合作。会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组织,省直13个部门30余家服装产业对接单位、6家省内知名服装企业参会。对接会上,以黑龙江三特纺织服装产业(集团)有限公 -
产融协同,融资租赁赋能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跑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3日讯(记者 邱嘉熙)近日,融资租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进园区”产融交流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场)在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火热举办。活动汇聚政府部门、学术专家、金融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150余人,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圆桌对话及项目路演,探索产融协同创新路径 -
衡阳师范学院:春日“职”达号启航
学生咨询现场。毕业生手持简历穿梭各个招聘展位。红网时刻新闻3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嫣妍 朱雅洁 覃雅君 摄影 谷琳娜)3月22日,衡阳师范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暨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在东校区校友广场隆重举行。上午9时,随着供需见面会正式启幕,260余家企业展位 -
春来候鸟归!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成“候鸟天堂”
央广网兰州3月25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乔洁 郭海霞)春风轻拂,绿意萌动。近日,在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候鸟或振翅翱翔、或悠然觅食、或在水面上轻盈游动,与碧蓝清透的水库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成群的候鸟在甜水堡水库振翅翱翔(央广网发 乔洁 摄)2023年8月,盐环定扬 -
德方纳米参与制订,首项补锂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国家标准公告,由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及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当升科技、万润新能、邦普循环、厦钨新能、赣锋锂业、长远锂科、福安青美、巴斯夫杉杉等锂电 -
最近爆火的“水泥”,原来是潮汕人最爱吃的“土”,网友:加上姜葱蒜,我能吃一大坨
“煲仔饭”“人头饭”“油炸鬼”……相信不少外地人在来广东之前听到这些食物的名词都会瑟瑟发抖有人调侃“四条腿的除了桌子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一种看似“水泥”的美食竟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味觉符号?揭阳涂虾正是这样一道独特美味放上葱姜蒜,爆炒“痞老板”涂虾非虾,而是原产于榕江的 -
迪庆州2名干部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迪庆州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迪庆州委批准,迪庆州纪委监委对迪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唐仕鹏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唐仕鹏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大肆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赔偿协议签订、 -
成都天府五街“有味道”?城管回应:管网大量异物堆积致污水外溢丨云求助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今天的天府五街有点臭。”3月24日上午,网友在社交平台发了一篇“有味道”的帖子,照片中,成都天府五街与天府大道交叉口满地污水,不少网友评论“路过时闻到了臭味”。情况真的如此吗?污水从哪里来的?25日,接到多名网友咨询求助的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3月24日上午天府五街与天府大 -
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自研大模型还有必要吗?
文|江瀚视野最近这一段时间,无论是谁都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这就是DeepSeek彻底火遍了全网,这个国产大模型所带来的冲击一点都不比当时ChatGpt推出的时候差,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似乎如果不接入就直接“Out”了,但是面对着DeepSeek的席卷之势,让人不禁想问自研大模